践行“八个统一”,做好新时代的育人工作 ——南开大学 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行动

发布者:陈永刚发布时间:2020-03-27浏览次数:1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前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所以,习近平还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就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方法论上提出了上好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型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按照习近平上述讲话的基本精神,结合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的具体教学工作,我们的教研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个人和集体的理论学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是个系统工程,但主渠道还是思政课教学。而搞好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而能力与水平首先在于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为此,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包括教师的个人学习和集体研讨。除了微信群,教研室还利用支部党课和教研室专题讨论的形式,督促和推动教师深入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讲好思政课奠定思想与理论基础。

其次,定期举行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理论水平的提高固然是讲好思政课的必要基础与前提,此外,还需要揣摩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与技巧,以期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所以,教研室定期举行形式不拘的集体备课活动,商定教学内容、分享教学课件、交流教学技巧与经验。

第三,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工作。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特别是研究生的课堂,尤其不能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而必须有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科研工作则是思政课的思想深度和视野广度的支撑。

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调研。理论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与实际相结合,理论才能生动鲜活起来,教师讲解理论才会更有底气与信心。所以,借助学院的支持,教研室鼓励并积极组织教师们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了解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让教师的理论讲述因为有了实践的印证而更加丰满,让学生的自信铸就通过问题的探索变得更加坚定!

第五,支持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与亲和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固然是关键,但在社会实践中与学生同行也是一个有益途径。结合学院的“同学、同研、同行、同讲”的育人模式,支持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在了解祖国各地的风俗民情、革命传统、发展现状等调研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理论的说服力和科学本质,达到坚定学生“四个自信”的教学目的。

  

 第六,组织教师制作本教研室的两门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慕课视频制作。作为教学形式的创新,线上教学说到底还是为了贴近年青一代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从2019年暑假开始,动员和鼓励教师开始了硕士生政治理论课的视频制作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供稿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撰稿人:韦幼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