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思政课在2020年春季疫情线上教学“大考”中交出圆满答卷

发布者:陈永刚发布时间:2020-07-04浏览次数:10

从朔风凛冽到夏日炎炎,从疫情汹汹到全面控制,节换时移,南开大学在6月中旬进入第18个教学周,本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也随之圆满收官。

本学期南开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原理” “概论” “习思想概论”和“形势与政策”四门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38名教师担负着全校本科3个年级92个教学班共11932名学生四门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任务;研究生阶段(硕士、博士)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14名教师担负着全校研究生39个教学班共3841人三门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任务。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和几乎全新的各种教学平台,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发挥学院传统优势,推出线上教学的有力举措,齐心协力,在疫情中推进了思政课教学的创造性发展。以下是2020年春季学期南开马院思政课教学交出的成绩单,这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激励和期许。

一、领导班子齐抓共管,教学团队齐心协力

南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中形成了成熟的“学校——学院——教研室”的逐级部署,统一发力的领导组织模式。

2020年1月25日,《教务处、研究生院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的疫情防控预案》下发;2月3日,《南开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推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出台;2月28日,校党委书记杨庆山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时明确指示,学院教师要在疫情防控期间努力开展好线上教学工作,要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网上教学工作进展情况和学生上课情况。主管思政课教学的王新生副校长也时刻关注着思政课的教学情况。

根据《南开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推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有关通知和学校教务处工作安排,为保障本科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学院坚持“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效果不打折”,确保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质量,于2月16日成立本科在线教学工作小组,由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党委书记付洪教授担任小组组长,教学副院长孙寿涛教授主抓思政课教学,小组成员为思政课各课程教研室主任,工作小组每周召开教学工作网络会议(后期改为现场会议),认真研讨线上教学方案,组织听课督课、资料审查,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并实行周报制度,将相关会议纪要发送学院全体教职工,督促、推动全院教师开好线上课程。根据加强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2020年3月出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各教研室和教学团队在这个战“疫”的特殊时期发挥了强有力的战斗团队作用。微信群、各种在线会议平台以及电话等,成为疫情期间各教研室团队基本的沟通工具。2020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同时,四门思政慕课(“基础” “原理” “纲要” “概论”)于2月10日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新一轮开课,以此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师生能够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在线教学与学习。2月17日全校开始线上教学时,思政课教学早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线上教学开始后,各教研室围绕疫情期间多平台多方式结合授课(慕课+线上直播+录播+讨论)进行了多次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以及教学方法专题交流研讨,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教学方法,提升了线上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保证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老师们将备课资源、备课心得、授课经验等撰写成文,以“南开思政课教学经验谈系列”,通过“人民网公开课”发布,广受国内同行好评;以“疫情面前,南开思政课教师在行动”为主题,制作了疫情期间“进课堂”活动系列内容,“学习强国”连续推送,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本学期思政课教学中非常有特色的大型教学专题活动《南开思政课堂热议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全校师生共同观看视频,各教研室专题学习,各课程教学专题讨论),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通过该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各教研室以集体备课会或支部会的形式组织研讨活动学习《意见》,并贯彻到教学实践中。5月5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把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幼思政课教育教学——天津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会”(优学院直播课堂平台举行,人民网公开课总监盛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付洪、院长刘凤义出席会议,副院长孙寿涛主持,来自甘肃省庄浪县通化镇中心小学以及天津市五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4位教师参会并做主题发言),将劳动教育的精神理念贯彻到大中小幼儿的协同教学实践中。6月24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开展疫情期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在天津全市推动本学期线上教学经验总结交流,合力提升全市思政课教学科研水平,以此作为本学期收官之作。

二、数据的力量:教学调查证明了成绩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教学调查的传统。自开始酝酿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来,学院持续每年对各门思政课教学状况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抽样设计与问卷发放,都严格遵循了抽样问卷调查的科学规范。教学调查数据表明,从2015年到2019年,南开思政课教学质量呈现持续不断的进步提升。今年5月底,为了切实了解疫情期间思政课教学状况,学院组织了春季学期疫情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本科92个教学班中2809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613份,有效回收率超过93%。同时,调查小组还对8位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这次调查所提供的基本数据状况。

1. 学生对线上教学的评价:高度认可

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了有效的教学环境。问卷通过两个多选题收集学生线上教学环境体验。一个题目是列举线上教学的优点,另一个是列举线上教学遇到的困难。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南开的思政课线上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这是线上教学的两大关键。南开这方面的做法是成功的。同时,学生也反映线上教学没有在学校教室里学习的那种真实感和紧张感、容易开小差、对眼睛伤害大、缺少和老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这是大规模线上教学,尤其是各种平台有不同程度存在各种问题的状况下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以后线上教学需要切实提升的方面。

成绩考核方式获得学生高度认可。分析学生“对考试(考查)方式是否满意”、“对学业成绩评分结构是否满意”两个问卷题目答案选择分布,可以发现,学生选择“很不满意”“不太满意”等负面评价总数分别占5%和3%,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说明各教研室针对线上教学的考查方式、成绩结构作出的调整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这对于顺利完成思政课教学工作非常重要。  

学生学习内容体验丰富积极。问卷采用五分量表让学生评价“教学内容视野是否广阔” “教学内容是否有深度” “教学内容是否结合了现实问题” “教学内容与自身是否有距离感”以及“教学内容是否有趣”,数据如下图,各自平均分是4.10、4.14、4.33、3.84、3.79,这说明学生体验到了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为教学效果的达成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表现得到学生高度评价。问卷针对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尊重友善程度、专业水平的评价进行评价,采用五分量表,各自平均分是4.56、4.62、4.53,这是非常高的评分,说明教师的基本素质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2. 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并且有效

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高,理论学习意识强。问卷设计了一个题目测量学生对开设思政课的认同,三个题目测量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动机水平。如下表数据表明,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水平高,动机水平强。

如下图所示,从学生学习目的来看,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是学生的最主要目的。同时,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有一个好分数。这说明,成就性动机在学生在学习动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学习也呈现出一定的竞争性,这进一步表明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和学习目标定位为思政课教学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学生学习认真,师生互动充分,在线课堂感染力强。如下系列图所示,学生按时上线上课、听讲的认真程度以及认真完成作业等指标非常好。同时,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非常丰富,学生在课堂中受到了积极的感染和熏陶,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与鼓励。这说明,疫情期间的在线课堂是互动充分充满活力的课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度学习方面,思政课在线课堂还大有可为。

3. 学生的学习收获切实丰富

学生的收获感丰富。对于课程“拓展了思想或视野” “引发了对生活的更多感悟” “促进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等探究学生收获感的问题,学生们给出了积极正向的反馈,五分量表平均分均接近4分或者4分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获感分数,为学生思政课学习目标达成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提升与巩固。从“我有义务支持现行政治制度”“我很自豪生活在现行制度下”“社会主义思想观念越多样化就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及“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够实现现代化”等观点的态度上(五分量表)可以看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普遍很高,反映出南开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坚定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三、攻坚克难,勇于创新——青年教师尽展风采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师辈出。在本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中,除了中老年教师们兢兢业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讲好每一堂课之外,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新青年”教师,他们视野开阔,思维灵活,知识素养好,锐意教学改革,勤于学术研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他们坚守初心,不畏困难,倾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紧扣鲜活素材,提升备课质量。面对举国上下共同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学院教师将现实生动的抗疫实例与故事引入课程中,以“总书记讲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被什么感动”等为主题,为学生解读疫情中的中国速度、中国担当、中国情怀及其背后的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疫情防控深入思考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教育南开学子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和“越难越开”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叶冬娜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与自身的专业特点,融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学生从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角度对于疫情进行深入反思。她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刻理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力、中国制度、中国力量,深入体会总书记话语中的为民情怀、领袖担当。”同教研室的马梦菲老师是原理课慕课维护者,在她看来,慕课教学中,老师备课质量要求更高,和学生互动反而更紧密:“转到线上教学之后真的是七天24小时随时可能都要学生问问题,我们都可能会有这种即时性的互动,然后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分析啊等等,所以我觉得虽然没有面对面,但是接触的时间方式可能更充裕了,然后讨论的问题可能也更广泛,然后更深。”

巧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方式。面对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被动转变,学院教师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网络平台操作水平,不断实现直播、录播、慕课的有机融合,探索出小组线上合作展示的“云交流”模式,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另一方面适时更新签到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等,增加课堂的多样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孙炳炎老师积极向“超星”的工作人员学习录制课件的技巧,自行制作PPT并录制语音课件上传,收获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原理课的叶冬娜老师这样总结:“……通过线上教学的软件随时采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行为信息,课前掌握学生需要的教学数据,课中实时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数据,课后采集学生对课上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形成开放动态且灵活的智慧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反馈,实时精准答疑。面对学生不同方面的疑虑和需求,学院教师逐渐探索出了以班级群聊为主,以学习平台、邮箱等为辅的答疑途径,实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并以此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不断修正完善。陈文旭老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负责人,他表示,“虽然线上教学跟学生之间隔着屏幕,但是一句’老师辛苦了’的留言就能提升老师与学生的亲近感,同时也是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来完成教学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的马梦菲表示,“很多南开学子都具有问题意识,善于观察到社会当中的很多问题并积极探索答案,发表很有深度的见解,这使老师们很欣慰”。概论课王元老师的总结简单而又精辟:“有的学生主题讨论时,思维和观点经常让人惊喜”。

一场疫情,一次大考,积累经验,稳步前行。以本学期的线上教学为契机,未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全国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位,持续深入研究线上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教学新方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上的更大发展。

(数据引用需标明来源,供稿:薛晓斌  杨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