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的重要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0年9月26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议。
会议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寿涛教授主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与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参会并致辞,辐射天津市七个区县的大中小学老师与教研员代表作专题报告并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示范课的衔接点进行研讨。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凤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特别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此次举办“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议,可谓是恰逢其时。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介绍了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基本情况,即建立以大学为主导的集体备课机制,也就是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探索形成各学段教师沟通信息畅通交流的备课机制和模式,有针对性地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有助于统筹规划各学院的教育资源,形成纵向贯通、系统科学、有机衔接、螺旋上升的思政课教育体系。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以来都把思政课教学的一体化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希望各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老师多多参与进一体化联盟的发展中来。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谦对高校“原理”课基本知识点与教学重点进行了介绍。她围绕“物质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四个部分详尽论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是以何为主线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和框架。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寇清杰主要围绕着“德育一体化”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部分对高校“原理”课基本知识点和教学情况进行了介绍。他特别指出,德育一体化建设是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德育一体化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等等,它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统筹,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落实。
天津市咸水沽一中刘春艳老师对高中思政课中“原理”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将高校与高中思政课中原理知识的契合处与差异处做了归纳对比。她表示,新版思政课教材是国家育人育才的载体,与以往教材相比,具有一脉相承的坚守,更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全部的教材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的脉动,既有以往教材的联系,更有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的改变。同时她表示,希望能够加强和各高校思政课教授的沟通与联系,以解决在高中思政课教授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由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的欠缺而导致的教学与学习的瓶颈问题。
天津大港教师进修学校郭瑞芬老师对初中思政课中“原理”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概括介绍。她指出,天津市思政课初中教材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先从认识自我开始,然后建立起认识“我与集体”、“我与社会”、“我与国家“乃至于”我与全球”之间关系的同心圆,以我为中心逐渐的向外扩展开来,是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结合的一套思政课教材。同时与大学与高中思政课教材相比,三者有相当大一部分关键词与知识点契合,这也是大中小知识一体化的体现。
天津市河西区闽侯路小学董雪楠老师围绕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对小学思政课中“原理”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她提到,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尚不能很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所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尚处于让学生能够初步认知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方法的阶段,主要包括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等等,这些原理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小学思政课教材与教学中。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朱振怡老师围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等方面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示范课的衔接点与大中小学老师进行了交流研讨。他表示,作为思政课老师,有必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从学生兴趣角度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兴趣,并且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和大学老师们有合作,引导学生做学科间的交叉整合,为学生树立一个整体的学科体系。
天津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邢志辉老师分享了他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总结。他指出,初高中和初中和大学教材的衔接是比较紧密的,高中教材中既有显性的原理知识,也有隐性的原理拓展,这给予高中老师的挑战是比较大的,需要尽力把知识点给学生讲出来,同时也要把知识点背后的内容初步的传递给学生,这也是大中小一体化教学的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唐凤顺老师围绕古典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大学与高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的不同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同时,他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教研会,更好的指导全区的初高中老师进行一些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梦菲老师讲述了她个人对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她指出,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很多是重合的,侧重可能会各有不同,小学注重教学体验,中学教学重点放在常识,大学侧重完善理论理论体系。另外,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衔接点的研讨,她表示可以以国务院推行的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为契机,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一个衔接点,从小学室外劳动的体验,然后到中学接受劳动价值理论的介绍,再到大学系统学习,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做一步一步的深入的研讨。
最后,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向参与此次会议的领导和老师以及会议的筹备方表示感谢,强调此次教研会意义重大,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分享已经问题反馈为今后如何进一步落实天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她表示,难得能聆听各位大中小各学段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方面的深刻见解,也希望借此机遇博采众长,恳请各位能够对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和马原理教材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她指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将大中小一体化建设融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努力方向,大中小思政课教师应当以此作为行动的指针,加强彼此的联系,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